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䜣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䜣的这一认识
A.改变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
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D.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2019-02-17更新 | 579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湖南湘阴人郭嵩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大使,清末被政府派驻欧洲,这被认为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甚至视其为汉奸一般。这反映出当时
A.对西方列强已产生了敬畏心理
B.形成了平等的外交观念
C.中国仍没有摆脱藩属外交观念
D.中国人的盲目排外心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