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国税华货,进口从其重;中国税洋货,进口求其轻。华人商于西国者,按名纳款,岁有常规;洋人商于中国者,并无此费。”据此可推知,郑观应主张(     
A.维护中国经济主权B.清朝积极融入世界
C.巩固中西对等外交D.打破关税贸易壁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每年外洋杂货约耗银3500万两,故应“遍开五金煤矿铜铁之来源.广制煤油,自造火柴”。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     
A.突破了洋务思想B.肯定了“官督商办”的做法
C.借鉴立宪派主张D.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刊《循环日报》,论天下大势,议治国方略。其《达民情》一篇开头即“善治国者,必先使上下之情不形扞格(矛盾),呼吁必闻,忧戚与共,然后弊无不革,利无不兴。”王韬旨在
A.参与维新变法B.变革传统政治C.号召民主革命D.引进西方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韬曾于19世纪60年代初提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和“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的主张。可见,王韬这一时期的主张
A.与“中体西用”思想基本相符B.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深刻阐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标志着早期维新派同洋务派的决裂
2021-11-1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普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2020-07-11更新 | 6091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7 . 1862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
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
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
19-20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黄遵宪认为,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
B.顽固守旧势力依旧强大
C.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
D.中学为体思想成为主流
9 .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指出,以往所接触的民族,纵能凭其一时武力,乘中国之弊,以下图逞,彼此形势犹可相埒。近代所接触的西洋则大不然。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于是张皇失措,自处处人,两无是处,遂陷入悲运。材料旨在说明
A.外族入侵都加速了中国发展
B.甲午战争加速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
C.战争改变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D.近代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