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革命与救亡并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命题者试题
格致(自然
科学)类
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876年,王韬和传教士傅兰雅等人筹建主持了近代新型学府——上海格致书院,书院将考试题目登载在《申报》,应试者邮寄征文,由书院评定等级,发给奖金,并将优秀文章集中刊登出版。下表是格致书院考课命题节选(1888-1894年),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时间题目命题与鉴定人官职身份
1888年近日北边防务轻重缓急何在论胡芸楣广西按察使
1889年印度与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竞争问题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0年中国制造金银货币问题吴福茨宁绍台道
1891年物体凝流二质论刘坤一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1892年德奥合纵与俄法连横论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3年中国能开议院否郑观应招商局总办
1894年紧备水军直捣东瀛议刘麒祥苏松太道
A.救亡图存仍然处于器物变革阶段B.开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日渐深入D.列强瓜分中国导致民族觉醒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了王韬
时期思想
1849—1862影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1862—1874英国风俗醇……无论中土,外邦之风俗尚有如此者,吾见亦罕矣。
1874—1897(英国)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金同,然后举行。……政治之美,驶驳平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

A.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B.坚持盲目自大的观念
C.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1-11-30更新 | 5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1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思想理论成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近代中国初期的部分材料。这些材料
A.揭露了西方殖民扩张罪恶B.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屈辱
C.扩大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D.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的思想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了王韬
A.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B.坚持盲目自大的观念
C.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7 . 下表是近代不同政治人物的一些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人物言论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梁启超“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A.建立议会民主制B.促进思想启蒙
C.实现中国工业化D.挽救民族危机
2020-12-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反侵略逐渐成为共识B.不同学派相互渗透
C.盛行崇洋媚外的风气D.学习西方不断深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派别人物关于办洋务的意见,他们都主张
旧式商人朱其昂若由官设商局招徕(富商投资),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
洋务官吏盛宣怀筹国计(办轮运)必先顾商情……试办之初,必先为商人设身处地
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泰西轮船、机器、火炮之精……以此致强,以此致富,若中土仿而行之,势必雄跨四海

A.不同程度上发展民族工商业B.主要形式是实行官督商办
C.主要目的是抵御西方经济侵略D.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10 . 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