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各种思想尖锐冲突的当时,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就很注意从传统中汲取自卫和反击的力量。他们把从先秦直到清末,肯面对事实、肯作独立思考的人都引为同道,把一切“异端”都努力发掘出来。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试图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摧毁了封建旧文化的社会影响
C.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积极寻求社会转型的思想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8年,陈独秀提出社会的文明幸福,并指出幸福是个人促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被尊重的。这表明陈独秀(     
A.思想倾向开始发生转变B.批判儒家传统的道德
C.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D.重视保障个人的权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一直赞扬孔子安贫乐道、好学不倦、识人惜才、教子有方。但同时,李贽明确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提出“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摘编自王宝峰《李贽尊孔与反孔问题的诠释学意义》

材料二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果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而反对纲常阶级制则不得不彻底推翻孔子。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和陈独秀对待孔子态度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这一态度形成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辛亥革命后所产生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由此,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民主主义革命D.国民革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洋务运动,学者著述颇丰,叙述角度各有不同,如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夏明方《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马红霞《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这些著述反映了作者时于洋务运动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前期某一思想文化事件,自拟一个著述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要求:题目得当,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 . 傅斯年说:“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现在”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8 . 陈独秀曾号召青年道:“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这一主张
A.摈弃儒学传统思想,在任何时代看来都是正确的
B.否定儒学传统思想,意在号召青年参加辛亥革命
C.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进行思想改造运动
D.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完全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这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2020-02-18更新 | 260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7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汇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