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考证,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时人对新社会认识的发展B.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衰微
C.民主取代共和的发展趋势D.苏俄对华影响力持续加深
2022-11-29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斗争。这场“新的斗争”(     
A.宣传传统文化和思想B.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C.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D.指明了中国革命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7年,胡适在其文中写道:“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不能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由此可见,胡适(       
A.察觉到国人民族意识淡薄B.提倡抛弃传统的思想文化
C.提出爱国主义的文学主张D.认识到学术救国的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7年,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写道:“今之大患,在于一种狭义的国家主义,以为我之国,须陵驾他人之国,我之种,须陵驾他人之种。”“爱国是大好事,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胡适意在
A.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和目的B.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世界秩序
C.宣扬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D.批判法西斯国家的种族优劣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2021-05-01更新 | 7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B.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C.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2021-02-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6年,陈独秀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
A.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B.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C.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D.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称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君主专制B.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C.提升国民素质以改变中国习俗D.宣传社会主义以推动政治变革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 魏源、徐继畬等分别编译世界地理、历史著作,主张“师夷长技”,可是,清政府并未从战败中清醒。19世纪60 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交困的局面,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设立新式 学堂,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创办近代海军,然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自强”“求富”化为泡影。19世纪末 20世纪初,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产阶级先后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试图建立西方民主政治,发展 资本主义,皆因封建势力的强大而未能如愿。1915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大肆“尊孔复古”,新文化 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打倒孔家店”,形成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儒学以及北洋军阀的专 制统治仍未受到根本撼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在各种思想的碰撞 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