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同行,形成文化传统。它包括前辈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器物形态的文化成果,也包括沿袭下来的各种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文化遗产,如社会的道德规范、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但是,后代人对前代人文化传统的承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代人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必然要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不断扩大已有的物质成果,改造现行的各种典章制度、行为规范、更新思想观念,形成新的文化传统。因而,文化在时间中表现出保守的因素和变革的因素,是保守与变革的统一,在连续中发展。其发展趋势是向上的,表现出文化的进步性。

——摘编自曹德明《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个观点或整体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1-09-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内忧外患,生灵涂炭的社会状况,蔡元培从供职翰林院开始,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始终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蔡元培坚持以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为最终目的,始终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积极抵抗外敌的入侵,力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主张共和,希望建立以“民治”为骨干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共和国,实行内阁制,设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主张用法律限制“独夫民贼”,建立起法治国家,以维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民主权利;强调尊重人权,主张尊重个人的生命权、财产权、人权,尊重个人的平等、自由,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公开宣称“劳工神圣”,并提倡平民教育、工读互助、教育平等;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的各种自由权利;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与工农大众相结合。

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同时他在北大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及以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

——摘编自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民主思想的背景及其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的民主思想及教育实践队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
2021-08-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辜鸿铭《北京大学校文字风潮解惑论》指出:“近日北京大学校长蔡鹤卿先生纵使教员、学生出《新潮》《新青年》……今日我经生学士之视我华数千年来声明如土苴,而终日口不绝爱比西地(A、B、C、D)之音声,潜心于彼物理哲学怪诞不可思议之异说,岂真以为其中有何奥理而心乐之哉!”这说明
A.北京大学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B.新文化运动使学生的学风浮而不实
C.辜鸿铭固守传统拒绝任何西方文化
D.对待中西文化不应该抱有偏激态度
2021-05-14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佳合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初,一个白话报迷说:我是个失学的人,虽然念了几天书,只因为那书上的文义深奥,费尽了脑筋,还是悟不透……我有个同学的朋友,跟我最投缘,送给我几本《敝帚千金》的白话报,叫我看,我就看,越看越爱看,如同得了赵璧一样,不知不觉,心里也豁亮点了,舌头也活动了,脑筋的轮子也转摇了。这说明
A.国民思想落后亟需启蒙B.近代教育深受媒体影响
C.白话文已经普及到全国D.文学革命推动思想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五四前后,在一些青年人眼中,小家庭是快乐的源泉,是增进人生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于是他们纷纷提出恋爱结婚、父子析居、成立小家庭等家庭革命方案。这些方案
A.体现了新青年重塑社会的要求B.反映了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
C.开启了青年人思想解放的闸门D.消除了传统伦理观念对社会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总共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七中有如下描写:“欲称闺门卸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西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材料二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再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总过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道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洁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沢,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突,并对上述二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解读。
2020-02-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中国还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实际科学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从自身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心态出发,直接获得了关于科学的社会价值包括人生价值的概念意义,但对于科学本身的内容和价值较少有理解。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识
A.凸显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
B.激发了中国人的科学探索精神
C.践行了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
D.调和了新学与旧学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019-05-29更新 | 904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