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该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C.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B.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君主专制
C.提升国民素质以改变中国习俗
D.宣传社会主义以推动政治变革
2019-09-11更新 | 367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19年高三上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胡适曾俏皮地说道,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如下图)这“三只兔子”的共同点是

①反对传统封建道德
②追求民主政治
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④支持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 .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材料二   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是哪本书?魏源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此书的编写反映出当时知识界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2)请指出材料二所示杂志的创办者。该杂志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杂志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19-07-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孟德斯鸠            图三《共产党宣言》                 图四《青年杂志》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C.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019-06-24更新 | 4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年4月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


材料二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池,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 其理由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7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五四运动前后
詹天佑(1861 年—1919 年)。清政府出于“振兴计划”的需要,使欧美的长技为我所有,在
1872 官派学生赴美留美,詹天佑是其中之一,1878 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 工程。回国后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黄兴(1874 年—1916 年)。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的大潮中,留学生无疑是 一群“弄潮儿”。1902 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并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介绍西方资产阶 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刘少奇(1898 年—1969 年)。1921 年夏,他赴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时的留学生沟通了马克思主义 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据陈学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 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有学者认为,“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今犹有敢播专制之余烬,起君主之篝火者,不问其为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认为国家之判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殄灭其丑类……而后再造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图,中华维新之运命始有成功之望也。”这一言论意在
A.利用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
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C.批判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
D.提倡平易通俗新鲜的新文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