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06-04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2 . 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的两次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获准进入北京······尽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传教的正式文件,但却得到了事实上的默认。据统计,“在200年时间里,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共有456人······出版了成百上千部中文著作”,“其输之科学,有天文、历算、地舆、炮铳、水利及格物致知之学。”

——杨志文《耶稣会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罗马教皇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比如“祖先崇拜”、“儒学崇拜”等。康熙帝对此批示:“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1700年,康熙帝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乾嘉禁教之后,清政府闭关锁国已成定局。“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

——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评述》

材料三(清末民初)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各路人才在这里汇聚,不仅有众多兼通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教士,而且还有一批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从西译著作中,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使当时处于惆怅的中国多了一份思考和选择。如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论自由》、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使梁启超、康有为等力主改革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激动不已,似乎从中悟出了中国的某种道路。鲁迅知有新书《天演论》出版,便花了500文钱买了一本,读后顿觉眼界大开。鲁迅想以科学救国和他从事文学的唤醒民族的思想底蕴是完全一致的。

——陈敬全、朱新轩《上海在西学东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并指出此时“*西学东渐'的星星之火终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较之材料一、二中“西学东渐”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一般的商民,都认为政治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国家大政,自有政客党派操心,所以持中立态度,隔岸观火,不知国家是人民的公产,人类是政治动物。”陈独秀的上述思想反映了当时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中国、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痛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④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在1810-1867年间汉译的795种著作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在1902-1904年间的573种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占6.5%,文学占4.8%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810年以后的近百年间中国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两位代表人物,并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材料表明陈独秀(  )
A.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B.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C.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D.倡导文明进化必须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观念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现为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义》B.康有为发表《 孔子改制考》
C.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应设)造船厂……火器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魏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是什么?与魏源相比,梁启超、康有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什么进步?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提出了什么主张?倡导和发起了什么运动?
(3)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的是什么事件?由此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什么主张?
(4)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趋势做简要说明。
2010-05-18更新 | 6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