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材料二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2 . 陈独秀著文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说不包括
A.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状态
B.完全忽视辛亥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C.是其宣传民主科学的依据之一
D.推动探索活动进入学习观念阶段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 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材料四: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模拟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的中国有何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该观点?
2016-11-27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
2016-08-16更新 | 42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却早被学生抢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D.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
C.文化制度器物D.制度文化器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016-11-18更新 | 947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前行的先导和旗帜。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请分别概括出上边三段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主张。
(2)以上述三种思想主张为指导,近代中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选取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其主要历史意义。
2016-11-27更新 | 10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