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主题,结合材料一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救亡图存的斗争?
2023-0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斗争。这场“新的斗争”(     
A.宣传传统文化和思想B.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C.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D.指明了中国革命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胡适等人成为白话文运动的中坚。“欲救亡图存,必先兴教育、开民智;而文言文晦涩难懂,当时中国五亿人中,能文言者不过百分之一,不可能成为普及思想、教育民众的利器。”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根源是(     
A.得到了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B.白话文通俗易懂,比文言文先进
C.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与新思想的传播D.20世纪初文言文已经被人们所抛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周恩来D.胡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民国时期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对此教科书编写影响最大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6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对青年提出“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等希望,并提出“民主”与“科学”的主张。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7 . 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面上。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ー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传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

一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一这就是结论。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
8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针对青年提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其核心在于
A.开眼看世界B.君主立宪,维新改良
C.民主和科学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2021-01-02更新 | 26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华民国建立后,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B.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行不通
C.国民被旧思想文化牢牢束缚D.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与阻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