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美术班)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1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1-09-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A.北洋政府取代南京临时政府B.民国报刊歪曲历史事实
C.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D.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内忧外患,生灵涂炭的社会状况,蔡元培从供职翰林院开始,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始终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蔡元培坚持以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为最终目的,始终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积极抵抗外敌的入侵,力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主张共和,希望建立以“民治”为骨干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共和国,实行内阁制,设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主张用法律限制“独夫民贼”,建立起法治国家,以维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民主权利;强调尊重人权,主张尊重个人的生命权、财产权、人权,尊重个人的平等、自由,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公开宣称“劳工神圣”,并提倡平民教育、工读互助、教育平等;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的各种自由权利;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与工农大众相结合。

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同时他在北大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及以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

——摘编自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民主思想的背景及其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的民主思想及教育实践队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
2021-08-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1915年“文学科学研究部”的年会上,赵元任先生提出“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而胡适则提出“如何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的疑问。围绕这思考,胡适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发起五四运动B.采用拼音文字
C.普及小学教育D.提倡白话创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说,“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由于“三纲”说乃是孔教之根本教义,因此,孔子之道与国民教育精神的非相容性也就一目了然。这一言论
A.主张扫除国民的精神束缚B.揭露了孔教与帝制的矛盾
C.要求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D.表现出对于旧文化的留恋
10 . 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文学革命论》   ②《海国图志》   ③《庶民的胜利》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2020-10-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