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胡适在北京师范大学通过翻译《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来传授新文学,宣扬“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由此可见,胡适旨在
A.使文学革命服务于政治革命B.通过文化革新改造国民思想
C.关注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D.强调国家自由高于个人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等报刊不断涌现,“英雄”“她”等新词汇也流行一时。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白话文的全国普及B.主要探讨男女平权的问题
C.冲击了传统的思想与道德D.重视社会问题的根本改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三、要说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此举旨在
A.打倒列强与军阀B.进行社会革命C.宣传民主与科学D.传播科学知识
4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史料大数据统计拓宽了历史研究视野,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德谟克拉西等)评价倾向频度数据

卷数正面评价中性评价负面评价合计
1915.91918.685633151
1918.71921.422412558407
1921.51926.795180703978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材料二

时间报刊总数发表社会主义内容的报刊
1918年以前26030
19181922280220

——据杨奎松、董士伟《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统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于史料大数据统计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陈独秀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对如何继续“运动”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二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三是“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这体现出作者
A.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国家B.强调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的意义
C.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D.说明中共早期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7 .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知识分子至少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大多数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第二类更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与西方文化之间进行衔接的关节点;第三类倾向于日德式的国家集权的建国主张;第四类试图通过农工阶级的觉悟来变革社会。这说明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
A.思想多元导致军阀割据出现B.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界主流
C.留学生是社会变革中坚力量D.西方思想的中国化改造加深
2021-09-0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写道:“五四运动还有和这相联系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大功绩;这个反对老八股、老教条的斗争,也是它的大功绩之一。……但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反映了“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  )
A.安于现状,固步自封B.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C.把一切西方文化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D.反对形式主义
10 .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前,尽管西学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官办新式学堂也有30多年历史,但在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西学仍然只是作为科举的补充。道光至光绪四朝,清朝官员试图以变常科开特科、纳洋学于科目、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等形式,讲求实学,吸取西学之长,广开取士纳贤之途,重新激发科举制的活力,可是始终不得要领。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不废经学”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学堂的经学课程上。张之洞规划学制的经学课程时,曾经自信地表示:“若按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决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教不至废坠。”但是,从学制执行的效果显然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算学、格致、地理、体操等实用学科受到学生的喜欢,经学却普遍成为最无聊、最不受欢迎的课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科举考试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张之洞规划经学课程的主要意图和客观效果。
(3)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举例说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冲击“中体西用”宗旨的表现。
2021-08-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