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为四组与民主观念和道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概念。

风向标人物同道者核心概念支撑性词汇
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君民关系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议会
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黄遵宪等民权民权与民智、民族国家、自由、权利与义务、宪政
孙中山邹容、宋教仁、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民权共和革命、民主、共和、五权宪法、国民大会、直接民主
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庶民主义大众民主、劳工神圣、翻身解放

——摘编自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运用表中两组及以上信息,围绕“民主观念和道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1927年,国民党广东省党部调查青年信仰,调查结果体现当时北伐时期青年信仰调查表
1.我信仰基尔特的社会主义,但亦没有深刻去研究它。5.从前曾信仰过中国的正统思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现在呢?已经知道无根据的唯心论靠不住了。
2.我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6.信仰过吴佩孚之三不主义。
3.我7岁至10岁信仰孔子学说,11岁至14岁信仰德谟克拉西主义,15岁至现在信仰中山主义。7.我幼时读孟子书,便信仰他的主义,现在经许久经验及教本教训,却十二分的信仰三民主义。
4.我信仰孙文主义、马克斯主义及一切适当的社会主义。8.在小学时信仰过陈逆(陈炯明)所主张的联省自治主义。

A.青年坚定自己的信仰B.传统思想仍占据重要地位
C.青年对政治兴趣浓厚D.三民主义成为新思想主流
2022-06-04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大同”思想

材料一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是谓小康。”

张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礼本于天,天无形,固有无体之礼。”

材料二   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若去民私业,此事甚易,自去人之家始也,……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其学说都建立在伦理上面,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进行评析。(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反思西方文明的思潮。代表性的言论如下:

陈独秀

“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李大钊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胡适

“在今日强权世界,此等妄言(注:指否定中国对青岛胶州湾主权),都成确认,世衰之为日久”

梁启超

“现在所谓光华灿漫的文明,究竟将作何结果,越想越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思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使中国知识分子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C.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D.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苏俄革命的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夏开始,上海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李汉俊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胡汉民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这表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成立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成为广泛传播的主流思想
C.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来理解中国传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旧思想框架束缚
2021-10-10更新 | 94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中国向何处去”提供了有力的“第三种思路”,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
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7 .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从而激发了爱国仁人志士们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八月十八日(阳历九月十七日),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紧要的一个战争。……那时我国的海军力量比日本海军大。我们占世界海军第八位,日本占第十一位。我们的两个主力舰定远和镇远各七千吨,日本顶大的战舰不过四千吨。……所以从物质上说来,两国海军实相差不远。那一次我们失败的缘故很多。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有为在近代中国,受西学东渐而奋起搞政治改制的第一位改革家。他对传统中国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了解,是蔚成宗师的,虽然他搞的到底只是中国思想的偏锋。可是他竟然能以此高度发展的中学偏锋,与最幼稚的西学认知相结合,搞出一套他自己的康有为思想,并画出他自己的“以君权行民权”的建国大纲的政治蓝图,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加以推行。

——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于是,“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响彻全国。各种报刊纷纷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在思想界被提到突出的地位,成为先进青年关注的焦点,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还是第一次。……把“改造社会”放“个性解放”之上,表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已从表层向更深层次开掘。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那一次的海军战争”的名称及地位,简述“那一次我们失败”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将“中学偏锋”与“西学认知”相结合的代表作及特点。结合所学,概述康有为的“政治蓝图”。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纷纷出版新式刊物,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列举1919年1月出版的两个新式刊物。从民众觉醒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先进青年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实践,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2021-05-13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