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2019-01-30更新 | 2174次组卷 | 43卷引用:北京北大附中香山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2019-03-30更新 | 2095次组卷 | 3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  )
A.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B.对计划经济崇拜
C.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D.对公有制的崇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021-02-22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髓一致的是
A.解放思想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
2020-03-04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提出,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2020-03-04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优秀的思想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1)依据材料一,联系背景,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2)请结合所学,对材料二黄宗羲 “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或主张

时期口号或主张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 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 ;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
1931-1945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胜利万岁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表的口号或主张中提炼一个主题,用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使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纵观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这些理论创新和突破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理》

(4)依据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
2019-11-2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B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A.完成了拨乱反正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深化了体制改革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①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节选


(1)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材料三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注:

图1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2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3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3)你认为图1、图2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4)你如何看待图3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2020-03-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