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他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
A.对民族革命必要性的认同B.顺应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
C.以暴力手段进行革命的政治主张D.对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进程的认识
2022-05-23更新 | 45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宏志班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初,立宪派批评革命派的“排满”主张,认为中国“乃合汉满蒙回藏苗而共同所有之中国也”,各民族人民“皆中国国民”,满族当然也是中国人。孙中山回应:“革命的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由此可见,孙中山
A.接受了立宪派的批评意见B.回击了立宪派的政治攻击
C.对民族主义有了正确认识D.具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022-05-15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