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晚清民初,诸子学说被重新检视和演绎,智识阶层纷纷从中找出与民权、民生、民德、民智、民力等方面相关联的内容,如墨子、孟子学说,因其平等、兼爱、尚武等精神内核与西方某些思想相似而被重视。这一时期的古学复兴
A.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新生B.体现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设想
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D.催生了“西学中源”说的出现
2 . 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
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
3 . 孙中山认为:“民国之政治若普问于国民之可否,岂不是行及繁之手续?故欲简而捷必赖政党,今与二三政党商量妥协,而国之政治即举。”欧有完全国家,必先有完全议院,必先有完全政党。“政争为绝好之事也。须知政争也,非争势力乃争公道。”材料表明孙中山
A.反对实行平民政治
B.主张实行多党合作
C.主张实行政党政治
D.赞同民国政党竞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