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两三百年来,英国、美国、法国先后发生革命。英国革命算是没有成功,他们的国体仍旧是君主,贵族阶级也还是存在。美国和法国革命把从前政治的阶级完全打破,创立共和制度。延到现在六年以前,又发生俄国革命。美国、法国、俄国,都是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推原他们强盛的来历,都是由于革命成功。就那三个革命成功的国家比较,发起最后的是俄国,成功最大的也是俄国。俄国革命的结果,不但是把政治的阶级打到平等,并且把社会上所有资本的阶级,也是一齐打到平等。

我们提倡民权,便不可完全仿效欧美。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政治”的民国,要驾乎欧美之上。

——摘编自孙中山《民权主义》(1924年)

材料二 国体是指国家体制,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国体的看法,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1928年7月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的动力,已经只有无产阶级和农民”,应建立“以苏维埃为国家政权形式的工农民主专政”。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1948年年底,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向全国人民公开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号召。

——摘编自金冲及《建国前夕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构想》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对欧美革命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民权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国体探索的特点。
(3)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2019-07-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2019-06-08更新 | 10532次组卷 | 9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培养人才
2019-05-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毛泽东的该主张
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019-05-02更新 | 1185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5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72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2019-01-30更新 | 2950次组卷 | 50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即地方分权以制约中央的思想;黄宗羲则提出了比较彻底的主张,认为君是为民而设的,并提出“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他们的思想不是舶来品、西洋货,而仍然是打着“三代之治”旗号的儒学传统。但似乎可以说,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这批思想家倒真可以说是具有某种近代意义的“法家”,以至于梁启超说:“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与此同时,民国局面的不如人意,促进了另一批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引发了进一步宣传民主、科学,猛烈批判传统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如果说,民国初期到20年代末期中国思想界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思想的引入、介绍、疏解和一般地运用方面,那么,由3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实际的需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便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仍打着“三代之治”旗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明清之际思想相比,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新文化启蒙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019-01-03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届高三12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5年1月,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这说明毛泽东
A.希望与西方国家实现经济互补
B.主张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生产
C.认识到持久抗战对经济的压力
D.极力维护国共合作以共同抗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018-11-28更新 | 5289次组卷 | 9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