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面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理论.实现不断创新,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自选主题,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与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与政权构成的最基本部分”该观点
A.认可多个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注意吸收不同群体参与国民革命D.合理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当时任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东正教的斗争中,俄国形成了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因此,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俄国唯物主义思想传统的同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俄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统一的理论,为十月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也受到修正主义的冲击。对此,普列汉诺夫首先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哲学口号;列宁不仅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而且批判了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合法马克思主义,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传播过程中)胡适主张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没有用处的。基尔克社会主义者梁启超、张东荪认为中国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上述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大为《中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比较》


(1)依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俄两国传播过程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比较中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有何异同点。
(3)结合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实,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性”和“时代性”。
2021-04-23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据此可知
A.俄国革命经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急需扩大
C.中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危害深远
2021-03-20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一言论
A.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B.旨在推动国民革命的开展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D.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7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021-02-09更新 | 237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     
A.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问题B.阐述了团结盟国抗战的重要性
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D.提供了新中国成立的理论准备
9 .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 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从多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这表明
A.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逐步确立B.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
C.抗日战争推动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D.毛泽东思想在成熟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2021-02-01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