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观点(     
A.结束了“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反映土地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C.强调了革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D.表明国内政治局势日渐紧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

材料二: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摘编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受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1945年6月11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1)根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
(2)毛泽东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其成效如何?
(3)根据材料三,谈谈应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
2023-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一生对美国的认识经历了多次比较大的转变,以下为其中几次转变发生的时期和转变的主要内容。

时期主要转变内容
毛泽东青年时期从被以“美国精神”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所吸引到巴黎和会后逐步认清了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本质”。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坚决反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外国帝国主义”到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把美国看作是可以争取的“民主国家”和中国的“友邦”。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呼吁中美两国“联合对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再到主张在抗日、民主、团结的旗帜下“放手与美军合作”,制止国民党反共高潮。
解放战争时期从认为美国是中国抗战的“友邦”到认为美国是中国革命的“死敌”,提出“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世纪70年代从主张“反帝反修”双拳出击到提出我们“不能两面作战”,利用美苏矛盾“远交近攻”。

——摘编自唐洲雁《毛泽东对美国认识的理论及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毛泽东对美国认识的转变”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古今文学艺术的发展

材料一: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已著录28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2023-03-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3月,毛泽东会见美国作家、记者史沫特莱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的各种具体政策,其目的完全在为着要真正抵抗日本保卫中国,因此必须实现国内和平,取消两个政权的对立状态,否则对日抗战是不可能的。”这一思想(     
A.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B.将民族利益置于政党利益之上
C.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及时回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8年9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工农民主专政”。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转变(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任务完成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023-02-19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下列历史记忆中属于“延安记忆”的是(     
A.秋收起义的爆发B.《论诗久战》的撰写
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斗争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下的一次奋起,可以说,井冈山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论和信仰的一次检验。

——摘编自左乐平、王仕国《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

材料二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核心主张,并说明提出该主张的依据。
9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口号(部分):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割据”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些口号反映了(     
A.中共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B.民主革命任务的根本性变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确立
10 . 1937年9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自由主义倾向发表文章指出,“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毛泽东当时发表此文意在(     
A.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统一战线改善国共关系
C.重申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D.通过思想斗争维护革命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