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跃进万岁            
一带一路中国梦   一边倒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科学发展观               一条线,一大片人民公社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材料中选取同一时期或按照时间顺序提取同一主题的口号(3-5个),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口号提取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高考历史命题走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历程。

(1)1949-1965,高考历史命题基本上以知识识记为主,题目较为简单,题型也相对单一。

(2)1966-1976,高考历史命题中断,影射史学成为当时的主流,主要是推荐“根红苗正”出身好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3)1977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曾经再度考察知识的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

(4)1990-2011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考察。

(5)2010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的辩证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价值观)。注重唯物史观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某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3-23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