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5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次大会(     
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
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897次组卷 | 8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到1954年,《人民教育》刊登了多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阐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意义,动员大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中继续学习”,并多次介绍动员工作和劳动教育的方法。《人民教育》这一做法的主要 目的是
A.加快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完善全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C.构建与国家相符的价值观D.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
2020-09-03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特殊岁月里的激情燃烧,时代转折中的人性复苏”取材于某部电影的宣传海报,该电影凸显了“知识改变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的深刻主题。这部电影应该是
A.B.C.D.
2020-09-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观察如图,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建国初期开展扫盲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努力推动义务教育普及B.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
C.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D.完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2020-07-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歌谣“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其信息与下列教育政策相关的是
A.扫盲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
2020-07-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 可知,院系调整
项目调整前调整后
高校总数211所182所
综合大学55所13所
工科院校33所39所
师范院校12所32所
农林院校17所29所
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2020·辽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是中国1977年到1986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
A.该时期的大学完成了教育转型B.改革开放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恢复高考初期的生源质量最好D.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2020-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0届高三全国I卷第一次在线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