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24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2 . 1952年,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起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曾经学自英美大学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
B.新意识形态权威的建立
C.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形成
D.美国教育体制不再适应我国国情
3 . 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2018-01-10更新 | 640次组卷 | 35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1年2月10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文件,,规定工农速成中学的任务是:“招收参加革命或产业劳动一定时间的优秀的工农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1952年11月19日,国家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自1953年起,工农速成中学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附设于高等学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升入本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这样“可以逐渐改变高等学校的学生成分,使高等学校确实面向工农开门”。到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升入高等院校的方式有所变化,需要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但是给予照顾,予以单独出题、单独录取。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法令文献汇编》等整理

材料二1950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中指出:“现在大批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子女还是很好地在各级学校里念书,他们尽可以继续在这些学校里念下去,直念到能够走出校门,为人民的国家担任一部分工作。”1956年12月8日,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强调学校对资本家子女要一视同仁,“入学、助学金、入团和戴红领巾这些问题,要一视同仁,只看条件如何,不看家庭出身。如果成绩不够的,就是工农子弟也不能录取,资本家子女成绩够的就应该录取”。

——据《人民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措施。

2017-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7年12月,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青春不再,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一历史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