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改造旧教育和学习苏联。到1958年,教育开始进入尝试探索阶段,既不学欧美,也不学苏联。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局势影响教育改革
B.国际环境制约教育改革
C.国际关系决定教育改革
D.旧中国教育的严重滞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C.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1年2月10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文件,,规定工农速成中学的任务是:“招收参加革命或产业劳动一定时间的优秀的工农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1952年11月19日,国家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自1953年起,工农速成中学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附设于高等学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升入本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这样“可以逐渐改变高等学校的学生成分,使高等学校确实面向工农开门”。到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升入高等院校的方式有所变化,需要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但是给予照顾,予以单独出题、单独录取。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法令文献汇编》等整理

材料二1950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中指出:“现在大批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子女还是很好地在各级学校里念书,他们尽可以继续在这些学校里念下去,直念到能够走出校门,为人民的国家担任一部分工作。”1956年12月8日,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强调学校对资本家子女要一视同仁,“入学、助学金、入团和戴红领巾这些问题,要一视同仁,只看条件如何,不看家庭出身。如果成绩不够的,就是工农子弟也不能录取,资本家子女成绩够的就应该录取”。

——据《人民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措施。

2017-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