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3 . 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A.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B.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C.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D.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018-02-08更新 | 27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
A.“双百方针”在教育领域落实
B.“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D.普及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核心
6 . 新中国教育部从1961-1963年先后三次精简教职工,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到1963年,学校数目、在校生数量、教职工人数等均大幅下降。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
B.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
C.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D.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一认知直接推动了
A.“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B.“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C.高校统一招生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制定与颁行
2018-10-02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2009年7月15日,“寻访希望工程20周年”启动仪式上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正式发布的“希望工程20年”形象标识。这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程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
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68年中国农村不少村一级办的小学升格为初中,这些初中缩短学制至7年(即小学5年,初中2年),公社(乡镇)一级办的中学学制缩短为9年(即小学5年,初高中各2年)。这一学制改革
A.是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的表现
B.对普及教育有一定的作用
C.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降低了高考招生的录取率
2018-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攻略》-5月26日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