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 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
1704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成为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
(2)根据上表,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四却告诉我们此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两者相互矛盾吗?请说明。
2017-10-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7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东方红一号”卫星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是
A.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B.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D.标志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2017-08-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使中国空间技术和运载火箭研究事业迎来了“春天”。下列成就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②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
③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④“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4 .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但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以下成就中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密切相关的有:
①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③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④成功发射“神舟5号”宇宙飞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06-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考前保温训练

5 .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017-05-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二学业水平模拟(三)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飞行了33天,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地位。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果是
A.
B.
C.
D.
7 . 2016年11月17号,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昭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再创新高。下列对航天技术空间科技领域发展进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196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B.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C.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D.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8 . 科学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备……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材料三2010年1月17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及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2017-02-2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为期30天的空间科学实验。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B.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航天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03年,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写道:“在戈壁荒漠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南优2号”育种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往返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