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制于20世纪初国家意志和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苏联在20年代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飞机的复制或改良版。而斯大林认为,在帝国主义包围下,苏联必须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1930年初,航空工业托拉斯改组为苏联国民经济委员会全苏航空工业联合体,随后,一大批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和设计单位陆续成立,航空工业占国防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由1928年的16%上升到1931年的41%。1936年,赴美学习的代表团提交了有关美国飞机制造及管理经验的报告。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苏联航空工业在机的产量方面因德国入侵苏联也很快就创造了奇迹,至60年代中后期,除部分民用航空器,苏联在军事飞机各领域的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水平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启示》

材料二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萌芽于抗战前,国民政府内部形成了两个与航空发动机产生关系的机构,资委会主张制造航空发动机,航委会倾向于直接向外商购买,最高决策层也存在“造不如买”的思想,产业萌芽最终夭折。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政府面临日益严重的军事压力,决策层对建立本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转为支持态度,并交由单一部门管理,产业亦随之正式创立并初步发展。战后随着军事压力消除,作为军事工业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亦趋于萎缩。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早期航空发动机工业兼具军民两用属性不同的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纯粹是一种军事工业,这一特性导致该产业缺乏常规性的市场需求。

——摘编自严鹏《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早期发展》(1936-1949

材料三   航空发动机对于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至关重要,称得上工业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进入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航空发动机正在从引进与仿制逐步转入自主研发与生产。目前,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从业人员努力奋进,已经取得了不少新的重大成果,但在整体设计水平与产品丰富程度上仍有明显不足。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苏联航空工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进一步突破的途径。
2022-05-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1年12月8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称中国“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36个月昼的探索中,发现了一个撞击坑和一个突兀的神秘立方体。中国网友们脑洞大开,“做核酸的集装箱”、“广寒宫”、“吴刚砍剩下的树桩子”等等评论有趣清新。这其实只是中国近些年来继北斗系统、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卫星、量子卫星、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空间实验室、火星探测等航空航天成就的又一个进步。中国航空航天高新科技的进步
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②极大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
③往往也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回报
④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5-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文科)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实为“救国之良药”

材料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亲眼目睹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存亡、强弱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于1904年写出了《物质救国论》,通过中西之得失的比较,康有为把科学技术看作是“救国之急药”,认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并明确提出“科学救国”的主张。

科技成就               

北斗导航
20207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北斗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七大系统组成,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站在了我国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梯队”。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规划》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总体目标中明确,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规划》指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6.3件增加至12件。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重逢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作出贡献。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康有为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08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2012年,我国有约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展开应用;航天重大科技工程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现代力学、地球科学以及材料、工艺、制造等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自1987年进行太空育种以来,太空水稻、太空蔬菜、太空花卉、太空水果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这表明(       
A.空间技术已经主导国民经济发展B.航天工程推动新科学理论诞生
C.太空育种改变了动物的基因结构D.航天科技的应用利于国计民生
2022-05-08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99年美国规定禁止向中国出口卫星及相关零部件,2013年召开的开普勒科学会一度拒绝所有中国研究人员的与会申请。但中国航天人无所畏惧,经过艰辛的奋斗,2019年1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这充分说明
A.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B.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
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D.科技封锁激发创造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达17606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1992—2017年年均增幅达到20.3%。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学技术事业成绩斐然。这些成就的取得(       
A.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相适应B.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居于主导地位
C.表明中国开始推行科教兴国战略D.直接体现出中国科技进步服务于经济发展
7 . 2022年2月2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22颗卫星分别送入预定轨道。22颗一起“拼车”发射的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信息,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减灾等服务。这一事件表明我国
A.航天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B.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成果显著
C.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D.科技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8 .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表述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工业化建设起步
B.“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相继启动
C.“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突出
D.对外开放拉开序幕,与西方国家开始往来
2022-04-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元九,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白于中美关系恶化,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直到1955年,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1956年,经过一系列波折后,陆元九转道日本,途经菲律宾,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返回国内。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初期,陆元九组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外语学习,并亲自讲授英语和专业课程。陆元九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并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摘编自肖欢欢《广州日报》


(1)根据材料,说明陆元九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元九身上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2022-04-12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尖子生联赛历史试题
10 . 2010年9月12日,我国火星试验志愿者在模拟舱度过百日,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模拟载人飞船飞向火星。在此之前,中国完成了从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实现载人航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东方红一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和“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和“长征2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