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乱中的教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 .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
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有关研究者的统计,现代某一时期上海市《初中语文课本》第一、三、五册中,毛主席的文章和诗词,马、恩、列、斯的文章,鲁迅杂文占50.2%;“样板戏”选场、评论、总结、家史和通讯占37.3%;古代诗文仅占2.4%。据此可判断此语文课本使用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文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如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在田间工作的状况,这是当时广大学生“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缩影。这种教育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民族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B.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得以缩小
C.封建文化糟粕得以清除
D.国家出现“文化断层”的不利局面
2018-09-07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B.价值观扭曲
C.科学发展滞后D.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李明的爸爸出身贫农,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由于在农村劳动期间“踏实肯干,政治觉悟高,热爱领袖毛主席”而接到了一个高校入学通知书。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