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历史上,西方音乐的分期是清晰而可界定的,每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统风格,但20世纪以后,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音乐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划分时期,标定风格。这种变化主要反映
A.民族音乐在世界广泛传播B.当代音乐发展日益趋同
C.全球化趋势淡化音乐分期D.音乐风格走向多元交融、
2 .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着国家统一、消灭农奴制、民族独立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音乐领域,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的音乐作品。这一文化现象表明了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B.文学艺术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
C.音乐家们典型的爱国主义情怀D.欧洲各国之间冲突与矛盾升级
2020-02-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二(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摘编自《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摘编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印象主义绘画作品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二 (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材料三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摘编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指出材料一、二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所属的流派。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浪漫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6 . 20世纪中期以后,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都在乐坛上找到了自己的听众,这说明当今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  )
A.古典主义音乐占据主流地位B.浪漫主义音乐兴起
C.流行音乐独占乐坛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7 . 19世纪,音乐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环境下,爵士乐逐渐发展起来,它吸收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精华,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B.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
C.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
8 . 过去,贵族看待音乐家如同家里的仆役一样,音乐家常被贵族雇到家里进行消遣性的演奏。18、19世纪之交,大型音乐厅开始兴建,人们将音乐视为一种艺术,甚至是一种信仰,而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一变化
A.展现了特定时期的音乐生态B.反映了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
C.体现了封建贵族的音乐追求D.违背了音乐发展的历史潮流
9 .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流行音乐。后来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黑人艰苦潦倒的生活B.黑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性D.反种族歧视是时代主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大曲,也称燕乐大曲和舞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包括器乐、歌唱和舞蹈,同时具备多段结构,是隋唐宫廷燕乐极为重要的一种。唐大曲与汉魏时期的相合大曲、清商大曲相比,在形式和规模上有更大的发展,包括很多的外域音乐成分。其结构主要有三部分: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或合奏,不歌不舞;中序、拍序、歌头——节奏固定,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破、舞遍——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时有歌唱。唐大曲的代表曲目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雨霖铃》《得宝子》等

材料二   受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称帝的影响,法国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导致歌剧从内容到体裁发生了变化,同时法国观众欣赏歌剧的趣味也有所变化。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大歌剧盛行。法国大歌剧一般采用历史性题材,情节富有戏剧性篇幅较大通常是四到五幕,舞台布景奢华、场面宏大,剧中穿插精致的芭蕾舞场面,合唱队、乐队的运用增加了舞台的戏剧性效果。

材料三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在188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深受爪哇的佳美兰乐队(印度尼西亚乐队,打击乐占有重要地位)演奏的影响而创作的曲目。他进一步挖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还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谱写成艺术歌曲和室内乐曲。在他的作品中,旋律失去了主导地位。他更加重视和声和音色的作用,采用复杂的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结构,大量使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从19世纪80年代末起德彪西的创作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以上材料均选编自白海燕、孟燕《中西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大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分别代表的文艺流派并分析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艺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
2020-01-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