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在音乐领域里,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

材料二


材料三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氛围。

材料四 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被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断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的音乐有何突出特点?为什么?
(2)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以来占据流行音乐的主流是什么?主要原因何在?试举两例说明其流行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电视的出现对生活的影响?
2 . 【音乐与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赋予音乐家挣脱束缚、争取自由和表露个性的精神。以前,音乐家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创作音乐。大革命后,他们跟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其地位从奴仆一跃成为时代的先导。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音乐家们广泛搜集民歌,大量运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

——摘编自沈旋等《西方音乐史简编》

材料二   20世纪)无线电广播和音乐录制技术的巨大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音乐更迅速、更简便和更广泛地传播,提高了大众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人们可以随时听到名家大师们完美的演奏,对音乐更加熟悉。

——摘编自(法)P.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最著名的大众文化英雄是甲壳虫(披头士)乐队,他们来自英国的港口城市利物浦,尽管他们采取了美国流行音乐的风格,比如爵士乐和早期摇滚,但是甲壳虫乐队在即兴发挥的表演和对权威的嘲弄中加入了一种真正属于工人阶级的感觉。他们的音乐还表达了一种渴望享受生命乐趣的情感,这是现代西方社会大众文化跨越国界的重要特征。英国的这支流行音乐组合在70年代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对西欧带来了更为普遍的冲击。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音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以来影响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2-07-14更新 | 219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礼崩乐坏”,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使统治者参照“雅正之乐”的标准,作出形式和内容上的规范和取舍。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以满足统治者利用宗教祈福的要求。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国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摘编自洪学明《论术语“国乐”》

材料二   《国际歌》(1871年诞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1917年后被苏联定为国歌,1944年被定为苏联共产党党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1949年被定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2022-07-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化凝练历史,历史承载文化,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大胆的将逻辑运用于人情世故。这些哲学家被称为“诡辩派”,以教育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为己任。在像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里,他们教授学生公共演讲辩论之术。诡辩派人士认为,真理无关紧要,因为词语就是说服别人的工具而已。政治家口中的真理、正义和其他道德标准不过就是为了达到一己目的,取悦老百姓的工具。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文明启示录》

材料二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中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材料三   人们常说“艺术大众化”,但再也没有像“摇滚乐”那么真正大众化的艺术了。摇与滚的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迅速传遍欧美,渐渐风靡全球,博得全世界年轻人的欢心……5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有力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借助电子音响设备创作与演奏音乐……在西方流行过的各种音乐仍然存在,还不断出现种种新型的音乐。

——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诡辩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述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使贵族社会“重整旗鼓”的历史事件。19世纪中期,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请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音乐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文化发展的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音乐】

材料一   民国的流行歌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辛亥革命时期,广大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对音乐进行改良,主张以西乐为本改良中乐,希望在社会、学校、家庭中全面普及音乐教育。除了学堂乐歌,当时还有大量流行歌曲以排遣个体感情为基础,如《夜上海》唱的是歌女的无奈和觉醒,《金丝鸟》唱出被束缚女性的苦恼,《卖报歌》唱的是报童生活,《得不到的爱情》唱的是爱情的追寻。左翼音乐家以民族危机为题材创作了《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成为民国流行音乐的另一道风景线。上海的各式饭店、酒吧、咖啡馆等娱乐场所为流行歌曲提供了发展空间。那时的上海是霓虹闪烁、商业发达的远东大都会,是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心,还是具有浓厚殖民文化色彩的“十里洋场”,以其独特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民国时期流行乐的繁荣。

——摘编自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简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两极对峙格局下政治气氛紧张,这一时期青少年群体物质生活条件富足,思想上感到空虚压抑。摇滚乐契合了年轻人的叛逆精神和反权威性心理,他们通过摇滚乐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摇滚乐是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的融合,其对黑人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使得在后来的黑人民权运动中,很多白人青年与美国黑人并肩作战,要求平等并追求自由。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随着越南战争不断升级, 美国国内对于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鲍勃·迪伦的经典摇滚作品《敲响天堂之门》透露出一代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渴望。因此摇滚乐一度成为自由、平等与爱的文化标志向世界展示和传播美国的价值观。但与此同时摇滚乐在一些范围之内也成为一种迷乱躁动的象征,如迷幻摇滚常借助毒品增强感知力,运用灯光效果和强劲的节奏使受众进入迷幻状态,以此逃避现实、释放压力。

——摘编自杨斯坦《美国摇滚乐的兴起与社会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出现和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摇滚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摇滚乐流行的影响。
6 .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进入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断的跃升,除了商品贸易,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编自人民日报任理轩《逆全球化违背时代潮流》

材料二   摇滚乐是一种充满律动、充满激情的,与传统音乐表达形式不同的“另类”音乐形式。它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一经产生,便受到青少年群体的热捧,继而风靡世界。原因不仅仅在于其音乐表达形式的新奇,更在于通过音乐在消弭种族、文化隔阂等方面的努力。

——摘自赵凯伦《美国摇滚乐的兴起与演变》

材料三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获益者,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巨额财富,而这些高额的财富收益并来得到平均分配,资本所有者、高技能劳动力是经济全球化无可争议的主要受益者。政府却指责是经济全球化剥夺了本国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在政府的煽动下,这些利益受损群体成为逆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和操纵者,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这些国际规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

——摘编自张端《逆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使历史“成为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摇滚乐风靡世界所体现出的世界文化特征,举例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摇滚巨星“通过音乐在消弭种族、文化隔阂等方面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少数发达国家推行“逆全球化”的借口和本质,列举1例“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事件,并概述发展中国家面对“逆全球化”的应对之策。
2021-04-22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说:“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神调,度为新声。”,同时在他身边还聚集了善洞箫的苏州张梅谷,善笛子的昆山谢林泉,以及培养了优秀歌手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一批人,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沙龙。

——摘自百度:魏良辅

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材料三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新冠疫情下,2020年4月19日,一场前所未有的在线演唱会在全球同步播出。这场主题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线上演唱会持续了8小时,通过各国媒体和社交平台直播。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的明星们轮番上线,他们在家营业,或自弹自唱,或跟着音乐起舞,向一线医务人员致敬。……人类总是因为危机而聚在一起。相比35年前,发达国家为了非洲赤贫人民捐款,这一次疫情环球同此凉热,我们要在自助与互助中求生。这场演出没有受益者和捐赠者之分,本质上是一次虚拟网络间的互相取暖,为世界各国人民加油鼓劲,成就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型线上演唱会。

——摘自网络新闻


(1)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可选择进行答题: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和创新。②昆曲演员用各种色彩在脸上勾画出一定图案,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容貌特点,请回答脸谱的地位和不同色彩的脸谱所代表的性格特征。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教材,回答为什么《人间喜剧》会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写出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及作者。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年前音乐家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和掀起的运动名称,并谈谈人类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传染病横行等重大问题。
2020-07-0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