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穿越时光隧道,当回到梭伦时代的雅典时,你不可能看到公民(  )
A.正在抽签选举民众法庭的审判员
B.步行进城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参加公民大会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诘的场面
D.正在陶片上写下他们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2016-11-21更新 | 99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一一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名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按梭伦之法,材料二中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 同?
2016-11-21更新 | 5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一书,发现这么一段材料:“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该学生推测这个哲学家应该是(   
A.梭伦B.普罗塔戈拉C.西塞罗D.苏格拉底
2013-05-07更新 | 1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