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魏孝文帝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孝文帝仿照汉族的门第制度,为拓跋鲜卑制定姓族,在鲜卑统治集团内建立起“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做法旨在(     
A.争取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B.消除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
C.完成选官制度的根本改革D.推动北方农业生产的复兴
2022-12-17更新 | 7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2022-06-23更新 | 4118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________成为历史潮流。

(2)内容:实行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_____等,又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

(3)意义:有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________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________,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6-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前案)
4 . 下列左图为大同云同石窟中的佛教居士维摩请像,头戴尖顶帽,身着窄小胡服,具有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右图为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同题材作品,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请画像较为相似。材料反映当时
A.佛教传播改变生活习俗B.宗教信众遍布大江南北
C.儒学精义与佛教相融合D.文化交流呈现交融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522年,鲁郡百姓为纪念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的功绩德行,特意刻碑铭记。该碑书体质朴方严,魄力雄强(如图),学者们认为该风格正是当时社会审美、时代风貌的体现。与此风格有关的背景是
A.胡服骑射B.三国争锋
C.鲜卑改革D.儒道交融
7 . 在中国,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消除了北魏的民族矛盾B.提高鲜卑族自身素质的需要
C.有利于民族融合D.巩固了中央集权
2021-07-06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9485次组卷 | 6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
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