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任神宗朝内阁首辅,与张居正同时在内阁的阁臣先后有五人,都是由张居正疏荐入阁的。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南归葬父,神宗命次辅吕调阳等“有大事勿得专决,仍驰骤之江陵听先生(张居正)处分”。这表明当时
A.内阁操纵选官大权B.内阁行政效率较低
C.内阁首辅权力极大D.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依照中原已有官制传统,将官员按一定标准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种,从品为北魏之首创。按品级定俸禄。在汉化改革之前,北魏官吏无论政绩好坏任期均为六年,这无疑致使官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且不予发放俸禄,客观上造成官吏贪污赋税、压榨民脂民膏。这种不健全的政治体制不但效率低下,使政令难以推行,而且加剧了官民矛盾,威胁统治。为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中央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与考核,对于官吏的贪污腐败等行为更是严厉打击。

——胡明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剖析》

材料二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时推行的)“考成法”的核心是“立限考事”和“以事责人”,即明确各类公务的时限,落实每项公务的责任人。比如针对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他要求全体官员将所办公务一律登记造册,制作出三本公务簿,一本留在部院作为底本,另外两本分别送六科、内阁备案待查。公务簿所列大小事务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最终完成期限,然后根据实际完成情形逐一注销。每月进行一次考成,每半年汇报一次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考核,朝廷再依据考成的结果来确定官员的升迁或降黜、褒奖或处罚。

“考成法”在官员内部确立了层层督察的制度,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官员均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王朝的行政效率和官员的办事能力。成书于万历年间的《玉堂丛语》,曾对比了明初和万历年间朝廷罢黜官员的人数,言洪武、永乐年间因考核不称职而被罢黜的官员不过几十人,而万历年间这一数字竟飙升到近两千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考成法”的实施效果。

——蔡亚龙《整顿吏治推考成,通时识变主新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并概括指出北魏在学习中原王朝官制方面的创新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的主要举措,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和明朝万历年间吏治整顿的相似原因。
2020-07-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017-09-08更新 | 558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