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居正,嘉靖年间进士,1572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深感大明江山如同“将圮【pǐ,毁坏;倒塌】而未圮”之室,“其外窿【lóng,孔、洞】然,而中则囊矣”。于是,他针对官场上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苛且、遇事推诿的作风进行改革,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时限,延误者受到究治,进行整顿。……他在大同、甘肃等边外之地设置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他经常就边疆镇守和防御之事和部将商榷讨论,给与专断之便,并让地方官员配合,“动无掣肘”,故能边境晏然。……他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很快,“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可以直达北京。……张居正面对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园、民田等,一律丈量。并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2-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和大地主疯狂拣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二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仃“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薄册上加以注明。六部和都察院按账薄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根据账薄登记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薄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是张居正推介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摘编自《明史·张居正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和《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对于建文帝来说,开国时期的惨烈战事和复杂斗争已经是遥远的过去,现在是要改变爷爷的严酷统治、转向“文治”的新阶段了。建文帝觉得叔叔们拥兵自重、多有不法,是自己地位和权力的巨大威胁,必须“削藩”;爷爷朱元璋遗留下来的政治太苛刻、太粗鄙,应该依“周礼”改制。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

2017-11-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第六中学2017-201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张居正柄政后,鉴于一条鞭法“有极言其便者,有极言其不便者,有言利害半者”,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主张“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即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他还接受大多数人的看法,认为一条鞭法比较适合南方地区,“在南方颇便”。随着一条鞭法在局部地区的推广和成功,张居正越来越相信一条鞭法利多弊少,南北皆宜,值得全面推广。尽管张居正在执政期间没有颁布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政令,但由于他的态度明显是支持一条鞭法的,因而各地方官员纷纷推行,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左右一条鞭法已推及全国。

——摘编自《张居正的改革与“一条鞭法”的推行》

材料二一条鞭法以简化赋役征发的项目和手续为基本原则,规定各州县以白银为单位通算每年的正、杂役费用,得出一个“役银”数目,然后“量地计丁”,即按照丁、粮两项标准将其分摊到每家每户头上,每粮一石征银若干,丁一人征银若干,最终与该户的田赋(亦折银)合并征收。

——摘编自范树青等《江右商帮兴起的制度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条鞭法推及全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