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期,豪民隐占田地,逃避赋税,“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致使政府财政危机日益加深,赋税与徭役日益加重,人民反抗频繁。

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规定田赋中除政府所需要征收的米、麦实物外,其余所有实物均折银征收;所有名目的徭役皆折成银两分摊入田亩中;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即“丁、粮毕输于官”,再由官府用银雇人应役。这样,赋税的征收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摘编自朱绍侯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一条鞭法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条鞭法”推行的历史意义。
2022-08-02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驿递是官方的主要交通制度,从北京到各省的交通要道都设有驿站,负责供应来往官员的吃、住、夫役、和车马等交通工具。这些负担分摊给就近的劳动人民。明初驿站有严格规定,非有军务和国家大事,不得发给勘合(印信)乘驿。这些章程到明后期已经名存实亡,兵部和各省抚按随意填发印信送人情,一张印信使用终身,或是辗转相赠。官员住在驿站,百般需索,捕人掠盗骚扰不已成为酷虐的暴政。张居正于万历三年(公元1575)颁发通令,任何官员非军国大事一概不准领取通行的印信,同时又大力削减驿站的供应,违章擅用驿站官员,严加惩治,概不手软。纵子驰驿的甘肃巡抚侯东莱,太原府的官员,太仆寺的大僚等都因此被纠劾,受到惩罚。从此以后官员们乘舟车、住客店与一般旅行一样,自行负担旅费,多年积弊被扫除了,“小民欢呼歌诵”。

——摘编自《中国古代改革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张居正驿递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张居正驿递改革的意义。
2022-02-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0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间担任内阁首辅,曾上奏《辛未会试程策》,阐述他的治国思想,成为其日后在万历年间改革的蓝本。他主张国家治理“随时制宜”,强调为国立政,首要在于“安民”。他既主张皇帝必须重新树立朝廷的权威与君主之威,又强调严厉整肃群臣的贪腐怠政。他主张官员的任用或罢免、奖赏与惩罚,应重视其实才与政绩,不为资历资格所限。对于边患侵扰问题,他提出了加强武备、整顿边防、奖励军功、转弱为强的战略。在张居正着手改革的时代,清除官场积弊,官员怠政、腐败等问题得到改善,使得万历年间的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破格启用大批人才,解决了明朝选拔官员的负面危害,改革卓有成效,促进了“万历中兴”形成。

——摘编自李天石《张居正行政伦理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在《陈六事书》指出,当时的官场“大言不当者,以虚声窃誉;脂书逢迎者以巧宦易容……或因一事之善,而终身借之以为资……且近来又有一种风尚:士大夫务为声称,含其职业而出位是思,于今时又为朝阳之鸣矣。”万历元年(1573年)他提出官吏考成法,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考察标准是“惟也安静宜民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亦列下考"。考核方法是吏部逐级考核,通过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评定官员的勤情,定期考勤,随事考核,以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防范玩忽职守的现象。张居正在考察中裁撒了冗员,奖励贤能,官员们“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官场有哪些不正之风?针对这些问题,张居正在“官吏考成法"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依据材料,分析“官吏考成法"为什么使当时的官员们“不敢饰非"?
2021-08-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期以来,贪官污吏不但上蠢国课,下剥贫民,同时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大为下降。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创立"考成法",主张"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具体办法是,对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州县各级衙门所处理的公事,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而立定"程限",并置立"文薄"存照,做到"月有考,岁有稽","误者抵罪",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为此,张居正又健全六科给事中的职权,以六科督查六部,以六部督查地方藩、泉等司,再以藩、泉两司督查府、州、县官。随着改革的进行,万历初期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的政治局面,所有官员百事惟谨,朝廷政令"虽万里以外,朝下而夕奉行"。同时,由于行政效率提高,各地方官都能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赋税任务。张居正自己评论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实行"考成法"的影响。
7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禁用金银交易,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但市场经济萌发及扩大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白银货币化进程,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满足了对金银的社会需求。与此同时自明初后“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非拨给与王府,则欺隐于猾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明中叶政府的赋役改革,以白银货币手段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国赋役不均的状况依然严重。

万历初(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改革后“凡百用费,皆取于官银,民间有本户粮差之外,别无徭役,自完本户粮差之外,别无差使,吏胥无所用其苛求,而民相安于无忧矣”。也实现“从古代赋役国家到近代赋税国家的转变。”

——摘编自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和大地主疯狂拣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二税米2473万石,麦471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仃“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薄册上加以注明。六部和都察院按账薄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根据账薄登记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薄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是张居正推介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摘编自《明史·张居正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和《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立国不久,仿元朝建立了宝钞(纸币)制度,规定宝钞一贯值铜钱一千文或银一两,只准使用铜钱和纸币,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正统元年(1436年),“银一两当钞千余贯,钞法之坏,莫甚于此。”加之铜钱流通数量少,朝廷“弛用银之禁”。于是,出现了“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的局面。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发了“银钱兼使”的法令,这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的合法货币地位。到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至此,白银成为社会各阶层、各地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

——摘编自全汉昇《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2017-07-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