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万历元年,张居正奏请实施考成法,要求每个衙门将要考查项目制成两本相同的簿册,一本送各部门备注,每落实一件注销一件,如有积欠未清之事,由该部门具奏候旨,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此项改革举措的直接意图在于(       
A.完善上计制度,监察百官B.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C.突出内阁地位,赏罚官员D.加强官吏考核,整顿吏治
3 .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1- -1572 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隆庆开海推动沿海贸易发展
B.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D.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4 . 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581年,张居正进行改革,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并成一条,折成银两征收。在1592年直隶宛平县的徭役定额统计中,却出现了如下信息。由此可知
徭赋募役编银实役编银与养马编银
征收数额(银/两)3541.81492.814931.4
征收方式政府征银后不雇人服役政府征银并雇人服役政府下发徭役给人户(由头役和帖户组成),头役负责承担徭役,政府核定所需银两,头户自行向帖户收讨

A.农业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B.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仍然存在
C.民众承受官府沉重的剥削D.一条鞭法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2022-04-14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评价张居正(1525一1582)

材料一

评价者评价
王世贞(1526-1590),明万历时曾官至巡抚,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罢归故里能以法劫持天下,器满而骄。……没身之后,名秽家灭(被抄家)。善乎夫子之言: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吝啬小气),其.余无足观也。(《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
万斯同(1638-1702),出身于明朝累世勋臣之家,精通经史。清初,他不仕清朝,参与修明史“以报故国”挟宫闺(太后、宦官)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年幼的万历皇帝),其谁能堪之!人臣之道,以敬为上,大节一失,余无足观。(《明史·张居正传》)
樊树志(1937-),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以全球视角研究历史,著有《晚明大变局》等他所进行的改革,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由.于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全力支持,成效卓著,一举扭转了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而彪炳于史册。(《张居正与万历皇帝》)

材料二(张居正改革十年)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官署名)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归纳对张居正的评价并进行简要说明。指出导致评价者观点不同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肯定了张居正的哪些政绩?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政治人物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572年,明神宗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他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采取一系列举措。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一条鞭法B.加强官吏考核C.清丈土地D.裁减开支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建国伊始,大量官田的存在,导致洪武以来就产生了所谓“江南重赋”的问题,而且这些税负大多落在小农头上。地主豪绅大肆兼并官田,并采取“以官作民”的伎俩,使“田居富室,粮坐下户”。江南财富再分配矛盾逐步激化。明宣德四年(9年),宣常下诏江南官田改料减征,每亩减十之二三至周忱为江南巡抚时,实行“里甲锥”制度,把原本应接户征收的里甲费用“十之二三”抑之于田粮,并征收白银。摊丁入地折银征收的改革,封建国家对人手控制已无关紧要,万历以后各地里甲大多转变为以“缉捕奸盗”为主要职责的保甲。改革使大批劳动力人手从非生产性徭役劳作中解脱出来,转向生产劳动。改革中“富商大贾……赀或累万计,而竟以无田幸免(徭役)”,商人遂不再买田。资本因而向城镇集中,产生了一批富商大贾,群体性经商成风,出现了徽商、晋商。粤商等资本雄厚的商帮。他们从事棉,丝织品和盐等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在国内形成了江南,珠江三角洲,华北等经贸区。海禁的局部开放,外商纷纷来华贸易,“白银大量涌入,通过丝银外贸结构,完成了与世界的链接”。

——摘编自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赋役制度改革首先从江南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赋役制度改革对江南社会转型的影响。
9 . 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中说:“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以上材料表明张居正意图(     
A.整肃吏治,加强考核B.裁减开支,节省费用
C.清丈土地,抑制兼并D.筹集经费,远洋航行
10 . 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上台后,面对土地强权、财政赤字等问题,下令在全国各地清丈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图册详载每块土地的编号、田主姓名和亩数等,并将各地的赋税和劳役,平均分摊到实际占有的土地上,这些改革举措
A.成功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痼疾B.有利于缓解有产无税的弊病
C.极大助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D.使大量无地农民成为自耕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