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政府只要有货币,就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到所需的行政物品和军用品,也可以在市场 上雇人服役。同时,为了简化征收手续和省去麻烦,明政府向人民征发的赋役由实物改为货 币,由劳役制改为雇役制和代役制。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行经济改革,在全国实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在役法 上,把各种役目合并,取消了“力差”,由官府雇役充当。实行赋役合一,“计亩征银”,除江南 供应宫廷用的漕粮外,其余地区如山东等地的赋役全部改为征收白银。 在浙江海盐县,隆庆时人钱薇说:“邑城南境人以钱为租,地每岁八百,肥者千。”在松江 地区,嘉靖、隆庆年间,大学士徐阶在华亭县岁租银九千八百余两,上海、青浦、平湖、嘉兴不 计也。

——摘编自李龙潜《试论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解读的认识。
2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张居正认为“治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于万历元年(1573年)以“考成法”考核官员的政绩,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的政治局面。万历五年,从整顿土地、户口实数入手,抑制土地兼并和人口流失现象,均平赋役。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

——摘编自王晓如、姬炎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主要内容比较》

材料二   (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国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推进变法改革的不同策略,并说明其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一、二.对材料二中张居正“治绩炳然”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