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级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索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罗伯特《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传》


(3)导致材料四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4)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了材料五提及的以外,还有那两“事”?依据材料五,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材料六   他们宣称说,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六反映了那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七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八   马克思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真正用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人)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6)材料七中的“一座宫殿”是什么含义?材料八认为埃及有“生命力”的依据有哪些?

2019-06-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其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3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依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一一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一一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较为全面的评价阿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