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进行比较后指出,在俄国的体制和价值标准从彼得一世时代起就已经深受西方影响,而日本在此之前受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表达(     
A.俄国比日本的改革更为彻底B.明治维新脱离日本国情
C.西方对俄日的影响程度不一D.明治维新表现较为激烈
2023-04-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
2022-03-17更新 | 87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村社的存在可以保护小农经济免受地主经济的冲击,可以避免因农民与土地分离和迅速无产阶级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动乱。从行政警察的角度说,村社更便于管理。因为“管理一群人比管理单个人更为容易”,这也是停滞的宗法制社会惯常采用的方式。当然村社支持着国家的赋税,另外国家帮助农民支付赎金而发放的贷款也要收回。1861年后,沙皇政府多次颁布法令强化村社,法令规定农民份地不得转让,禁止农民退出村社,农民以村社连环保的形式集体对国家承担义务等。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到19世纪末,尽管村社受到来自内部的富农私有倾向、外部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压力,但仍基本保存下来。

——摘编自张爱东《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村社的历史命运》


(1)据材料指出村社的职能并概括其被基本保存下来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社的保存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021-03-28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训练(六)
4 . 列宁曾这样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B.希望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学习西欧改造俄国
C.仅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导致起义失败
D.传播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俄国政治变革
2020-10-14更新 | 46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时期颁布法令,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实行连保,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旨在
A.塑造农民的集体主义的观念B.剥夺村社农民的人身自由
C.强化村社管理保障地主利益D.由村社取代基层行政管理
6 . “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上述观点适用于评价
①清末新政 ②洋务运动 ③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 ④明治维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两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在诸多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俄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攘夷”这一强烈的目的意识,使维新领导者们的思想有着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当时攘夷是行不通的,从而转向了积极的开国论,即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

材料二   责任感和时代要求的结合,促使他(亚历山大二世)充满活力地在其任期的头十年中完成了改革的绝大多数工作。……在其统治末期,他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不知道该怎样把其基本保守的本能和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要求协调起来。由于不能高瞻远瞩,所以,他在许多同时代人眼中……有时像个改革家,而有时则又像个改革的反对派。

——【美】沃尔特·G.莫斯《俄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领导者思想的“两重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在统治末期“悲剧性人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俄日两国改革中得出的启示。
8 .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这段话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即(  )
A.俄国农奴制度以奴役人为己任,是不道德的
B.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C.农奴制的俄国不能保卫国家安全,危机日益加深
D.农奴制已成众矢之的,已被判处死刑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彼得一世派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妆潜入西欧,进行切身体验,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到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拥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军(陆、海军)。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由政府拨款开设了许多官办的手工工场,并以优惠条件把一部分官办工场转为商营,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办工场或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并给于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建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剪胡须、着西装、用西餐等)
——吴家振、毛尔俊《简明世界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2)试评价彼得一世及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
2017-02-1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上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