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016-12-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确山县第二高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有位外国史学家将日本与中国进行对比,认为日本的变革有这样一些优势:“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有利于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不像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西方的影响。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同样的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同中国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概括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明治维新与
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关键原因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7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