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1 .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的历史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推动了两国的工业化
③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④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④
2020-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下列措施体现这一影响的是
①解放农奴,使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②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③地方自治改革,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④废除沙皇制度,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 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革命活动有所增加。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沙皇政府实施的“改组计划”中的关键举措。并分析这一措施对俄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的现代化主张。
2020-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B.确立了现代民主政治
C.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D.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5 .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对“分界线”最恰当的理解是
A.落后国家→军事强国B.农奴制度→工场制度
C.封建主义→资本主义D.农业经济→商品经济
2020-04-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图一:


图二:186133日农民们在农庄里听到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时的情景。


图三:20056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



问题: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解释图二中“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的现象。
(3)你认为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竖立起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原因是什么?
2020-04-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两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在诸多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俄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攘夷”这一强烈的目的意识,使维新领导者们的思想有着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认识到当时攘夷是行不通的,从而转向了积极的开国论,即通过学习西方,由“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而最终实现攘夷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没有忘记利用天皇的权威和民众的纯朴信仰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

材料二   责任感和时代要求的结合,促使他(亚历山大二世)充满活力地在其任期的头十年中完成了改革的绝大多数工作。……在其统治末期,他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及俄国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的思想……不知道该怎样把其基本保守的本能和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的要求协调起来。由于不能高瞻远瞩,所以,他在许多同时代人眼中……有时像个改革家,而有时则又像个改革的反对派。

——【美】沃尔特·G.莫斯《俄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领导者思想的“两重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在统治末期“悲剧性人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俄日两国改革中得出的启示。
8 .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地位变化的原因是
A.人人都无偿获得一块份地B.俄国走向近代后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一二九法令”改变了社会结构
2020-03-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9 . 1861年4月,俄国喀山省和奔萨省的农民先后发生暴动,沙皇政府派军队镇压,不仅造成了残酷的流血事件,也引起了舆论哗然。造成农民暴动的原因可能是
A.渴望废除农奴制,获得人身自由
B.想要摆脱地主的剥削,摆脱村社的束缚
C.克里木战争失败,因而对沙皇政府不满
D.反对沙皇专制,要求实现民主自由
2020-03-25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空中课堂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对列宁的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A.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B.改革后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
C.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D.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