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1 . “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上述观点适用于评价
①清末新政 ②洋务运动 ③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 ④明治维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   1857年沙皇发布诏书,要求依照以下原则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在苏沃洛夫伯爵领导下,彼得堡委员会拟定的方案内容是: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在完全服役的条件下可无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证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和他们的代言人自由派的纲领是:“只要改良,不要革命”,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革命民主主义者,对于沙皇诏书完全持另一种态度。奥加廖夫拟定的“全俄新机构”纲领,要求立即废除地主和国家对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农奴制特权,将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农民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对改革准备工作的揭露与抨击,在统治阶级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亚历山大二世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再作让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宣言。

——摘编自《农奴制的衰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各派别对沙皇诏书改革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3 . 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彼得要塞是著名的古建筑,沙俄时代这里曾作为监狱囚禁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下列有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著名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B.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是十二月党人著名的领袖D.同沙皇专制政府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5 . 俄国1861年改革与中国百日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都在战争失利的背景下开始   ②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都没有触动君主专制政体   ④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2020-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外国的侵略与挑战,或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常常成为引发大变革的动因或催化剂。下列内容符合此观点的有
①克里木战争 1861年改革   ②土耳其入侵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④“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①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解放后的农民被掠夺得一干二净
③农民重新接受地主盘剥和奴役          ④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 .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它说明了(     )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B.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C.改革具有极大的局限性D.大批农民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2020-04-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记录的某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其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A史实依据:1860年一1890年,俄
国生铁产量增加2倍,钢产量和棉
纺织业的产量增加3倍,煤炭产量
增加19倍,石油增加200多倍。
   提出观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颁布。
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
C 摘引资料: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
法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确定主题:《中国科举制的终结》
D收集数据: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已与苏联、朝鲜、保加利亚、瑞典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形成观点:“一边倒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A.AB.BC.CD.D
2020-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
10 . 列宁说:“喧嚣一时的沙皇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当农民在政治上获得自由的时候,在经济上已经被掠夺的一干二净了。”指的是
A.农奴的公民权问题B.农奴的自由权问题
C.农奴的交赎金问题D.农奴的择业权问题
2020-04-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