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1 . 如图为学生笔记。笔记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圈地运动B.美国“宅地法”
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颁布上述法令的俄国领导人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D.戈尔巴乔夫
2020-03-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主张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钱赎买份地的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林肯D.俾斯麦
2020-03-0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处的共同国际环境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为解决社会危机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以“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4)俄日两国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以后的长远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2020-03-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5 . 某国首都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纪念一位解放了千百万农奴的改革者。这位改革者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明治天皇D.俾斯麦
6 . 下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从中得出的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正确认识是(  )
1854-1859年,每俄亩土地平均价格1861年,政府每俄亩土地可垫付的赎买贷款额1861年,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
25.93卢布33.11卢布69.26卢布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俄国农民的负担D.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7 .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使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使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种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3)根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
2020-02-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北京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1882年的人口调查,753469名莫斯科市人口中,当地人为196559人(26%),而556910人(74%)则不是在莫斯科市出生。莫斯科的外来人口比例超过了巴黎、柏林、伦敦等欧洲国家首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工业高速发展B.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C.俄国加紧殖民扩张D.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1863—1877


问题
(1)上述诗歌中的“沙皇法令”由谁在何时发布?
(2)“农奴制”废除应给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作者认为改革后人民的实际生活是怎样的?
(4)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改革作简要评价。
2020-02-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改革与历史发展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改革的方式和作用。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020-02-1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