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9-01-30更新 | 135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1届高三9月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查理二世复辟后,下令将克伦威尔鞭尸扬灰,悬头示众,以报弑父之仇。这一事件表明了。
A.查理二世与克伦威尔性格不合
B.查理二世言而无信
C.克伦威尔罪有应得
D.资产阶级革命的艰难性、曲折性
3 . “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作神。”詹姆士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教皇与国王地位平等
4 .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说明《大宪章》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
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都铎王朝初期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485﹣1603年),国王允许大量资产阶级、新贵族进入下院,下院议席从296个增加到460个,其中城市议席从222个增加到370个下院势力逐渐扩大,取代上院在议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可知当时
A.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
C.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抗衡旧贵族
D.国王与下院议员的政治取向相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前英国人普遍认同“国王即使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但不在任何人之下”,17世纪后“君主派”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主意志绝对自由,制约君主行动的只能是自我克制”,“议会派”的解释是“国王只是上帝的使臣,只有行使(上帝赋予的)权利的权力,权利之外,没有权力”。这体现了
A.英国对王权制约的传统B.君权神授理论遭到否定
C.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尖锐D.君主派和议会派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8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因此拒绝支付。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英国
A.宪政制度确立
B.英格兰银行独立于政府
C.国王权力较大
D.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

——据程汉大《<大宪章>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215年,英国封建贵族在反对约翰王的斗争中,对君主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的《大宪章》 签订下来了.于是在英国形成了“有限王权”的传统.当然在《大宪章》签订之初,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起初还没有演变为法律上的强制力.这就使《大宪章》 签订以后所逐渐确立原则,被后来的统治者所修改,最终导致英国新兴阶层为维护传统而对王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结果异常的明显,有产阶级制定了法律上约束国王权利的《权利法案》,“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在英国形成了,这意味着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市场的参与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人身上是自由的,同时更需要参与者以诚信的态度来保证参与的另一方免受欺诈,因而签订契约(合同)是必要的,而契约的制定客观上又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去实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无疑是这些近现代社会公民意识诞生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正知钱乘旦教授所说的那样,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马润烟《英国,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鼻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 世纪英国对西方政治文明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16-11-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普通高中高三下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