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名校
1 . 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历史解释与史料相符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B《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拓展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途径
C《辛丑条约》:“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临时约法》:“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实际上确认了责任内阁制
A.AB.BC.CD.D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暑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次大会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两大基本原则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四图示和所学,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成。
2021-06-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由曾于1775-1777年在大陆军服役的美国画家约翰·特朗布尔,在1824年为华盛顿国会大厦的中央大厅完成的四幅油画之一《独立宣言》,后被美国历史书广泛采用。对该画作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了《独立宣言》签字场景B.研究开国者华盛顿的直接证据
C.研究《独立宣言》的一手史料D.参与构建美国诞生的历史记忆
2019-1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中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
A.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
B.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C.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D.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民主改革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日益巩固,《共同纲领》的许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新形势的需要。根据1953年选举法的规定,通过普选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为制宪权的行使提供了政权基础和组织条件。在此基础之上,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刘兰兰《我国六十年宪法修改的反思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秋,孙中山修改国民党党纲,在“民权主义”部分规定:“谋直接民权之实现,与完成男女平等制全民政治。”不久,胡汉民等人起草宣言表示:“确定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并扶助其均等发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胡汉民出任立法院院长,在其大力支持下,193012月,《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篇)在立法院获得通过,该篇规定:任何权利,均不因男女而有所区别;无论男女,均有资格担任家长。这部民法是全世界第二部、亚洲第一部明文规定男女平等的民法典。这部民法将近代女权运动、五四运动的社会进步思潮以法典的形式巩固下来,既是对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落实,也是辛亥革命在社会领域的延续。一位参与民法制定的官员回忆道:“(立法)应超越现实,以求掖导社会之进步,但又不宜过分激进,致与现实脱节,无法在社会中发生预期之效力。”

——摘编自陈晓平《广府地区的男女平权运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主持起草了第一部《婚姻法》,在起草过程中针对争议较大的离婚自由问题,邓颖超基于封建宗法社会妇女得不到离婚自由,在离婚方面所受的障碍比结婚还要大的实际情况,反对以引起社会混乱为借口限制妇女的离婚自由权利。《婚姻法》彻底打破了旧婚姻制度,为建立新式家庭提供了法律保障。1956年,邓颖超在中共八大上作了题为《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力量》专题报告,报告中提出:广泛动员妇女参加劳动生产,是“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关键”,妇女只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政治、经济、人格上获得独立地位,才能彰显自身的价值,这才是彻底的解放。

——摘编自倪婷《奋斗百年路: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有关男女平等的相关规定得以通过的背景,并简要评价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邓颖超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贡献,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的启示。
2022-03-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大明律》把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定为“十恶”,凡犯“十恶”之条者皆从重治罪,并且遇赦不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明律》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史料二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2)据史料,分析为什么说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史料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由史料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有何进步性?

史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建国初期我国是如何践行依法治国的?
2019-01-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二(12月)历史试题
8 .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1901年创刊的《国民报》,在第1期首次全文刊出《独立宣言》和“独立厅”的图片。

(独立厅)为美人脱英自立起点之地……美人今日拥国民之公权,食自由之幸福(当时北美人民)万死一生,以争此国民之权利也(今日中国)独受人羁轭(意为控制)如美昔日之国……四百余州,四万万人……岂竟无一华盛顿其人者耶?

——摘编自《国民报》第1期《独立厅图记》


结合《独立宣言》的内容,解释《国民报》刊登宣言、介绍独立厅之用意。
2019-04-1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 下 一模 文综历史试卷 B版

9 . “法律——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的图片内容分别代表着一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并说明美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逻辑关系。

(2)作为“可视的历史”,以上图像对于研究美国、法国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有什么价值?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美国宪法是......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2018-05-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几条原则,如:
(1)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应为价值相同的工作提供相同的报酬,应适当考虑到私营部门雇主支付的全国和地方的工资率,并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3)所有雇员均应保持高度的正直、高标准的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怀。
(4)应保护雇员免受专横行动或个人好恶之害,或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从事活动;禁止雇员使用其权利或影响去干预选举。
(5)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
——摘编自王玉萍《试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的基本原则?(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美国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法》的进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