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19-01-30更新 | 56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10高二上·吉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3 . “公民”、“平等”、“博爱”、“左翼”、“右翼”等这一系列新的词汇最早出现于法国
A.等级君主制时期
B.波旁王朝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巴黎公社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普法战争爆发
C.中英正在签订通商协议
D.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2019-09-1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法国学者雅克·索雷认为“饥饿、贫穷、对领主特权和税负不满的法国人民在1789年的春天已经处在起义的边缘”。他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视角是:
A.社会等级
B.社会民生
C.经济问题
D.政治革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问题:
(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
(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
(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
(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
7 . 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听了大臣的报告后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令国王吃惊的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召开三级会议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颁布《人权宣言》
2019-11-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2016-11-18更新 | 56次组卷 | 6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
10 . 在欧洲大陆,最先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