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另一方面,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欧洲看来很可能会从首要地位下降到从属地位,但后来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欧洲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实力相对衰落了,但它的文化却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横扫整个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欧洲地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4-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训练(二)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称中国的“以工代兵”策略纯属天方夜谭。英国国防部也认为提议“不可行”,因为无论选择作战或当工人都会导致中国成为协约国一员,从地缘政治上考虑,这是“不可取的”,英国因此拒绝了提议。当战争延伸到1916年夏季时,英国的处境相当危险,索姆河一战尤其使英国元气大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一改初衷,在1916年夏天接受招募华工的提议,到1917年4月底,30万中国劳工已被英国送到法国前线。

——徐国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材料二   被征往欧洲的华工年龄在20—40岁之间,个个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他们一天工作十小时,一周七天,极少休息,华工的到来至少可以帮助相当数目的英、法青年走上前线,直接参战。从这一角度来看,14万华工就等于14万部队……尽管遭受着平等的待遇,华工们仍然忍辱负重在战斗中完成了各项任务,成为协约国最终取得一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西方最终接纳了他们……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身份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提出将列强在华特权物归还原主等正当要求。

——摘编自《简论华工军团对一战的作用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初期英国拒绝招募华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参战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这场战争(1914~1918年)对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之一是工业生产急剧发展。……美国在战前已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它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大国的潜力直到战后才充分发挥出来。这场战争当然更加扩大了美国贸易顺差……这个对外贸易顺差一部分满足了美国对外投资的需要……一部分用于偿还外国在美国的投资……美国已从债务国变成了强大的债权国了。而且,战争又使许多先前由欧洲供给商品的地区变成了美国商品的主要市场了。

——吉尔伯特·C·菲特《美国经济史》

材料2:……当他(威尔逊)于1918年12月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1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民众发狂般欢迎威尔逊的原因并分析威尔逊“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的本质。
4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一战”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劳工在“一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在“一战”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
5 . 有学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作者意在
A.强调民族主义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一致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2019-04-02更新 | 621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战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其因素有哪些
①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垮台   ③英法虽胜但遭受重创
④美国、日本迅速崛起   ⑤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
7 . “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夫里诺·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
A.萨拉热窝事件B.巴尔干战争C.俄国十月革命D.马恩河战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2019-01-30更新 | 163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18年,世界因患“西班牙流感”死亡几千万人,交战各国几乎都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这反映了
A.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B.灾害因素能够影响战争进程
C.传染病加速了全球化进程D.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疾病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04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姆士报》刊登长文说,“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拆除了。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绘的“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盛行“战争不可能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民众与政府对战争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