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9年和1907年举行了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大规模扩军备战并加紧纠集军事同盟。俄国因国内经济困难等原因,在大国争霸中力不从心。俄皇尼古拉二世为赢得时间和限制对手,于18988月倡议在荷兰海牙召开和平会议,并邀请欧、亚及北美各独立国家参加。各国虽对沙俄的倡议态度不一,但基于各自的外交需要,均未表示拒绝。两次会议所签订的《海牙公约》依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类。

2)战争法规类。第二类条约是《海牙公约》的主体部分,它从陆战、海战、空战等不同方面,限制了作战手段和方法,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战斗员、战俘和伤病员的待遇。另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条约是《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这是当时关于空战的唯一的国际公约。

——摘编自高颖《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牙和平会议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牙和平会议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6年,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提出了《对法战争备忘录》,其要点是:德军集中主力进攻法国,同时以少量部队阻滞俄国;预计动员后第十七天开始行动,到第三十六天至四十天结束对法战争,尔后回师东进,集中全部兵力进攻俄国。这一计划看似可以避免德国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境,但实际上却全依赖于敌对各方都必须严格按照德国设计的“舞蹈动作”而行动,任何失误或拖延都将导致计划的破产。与该计划针锋相对的是法国的第十七号计划,根据该计划,法国将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发动进攻,迅速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而结束战争,根本没有考虑德国发动进攻的方向。更为严重的是,当法国陆军部长梅西米根据步枪、机枪等轻武器的发展状况,建议改掉法军1830年以来的落后装备时,却为抗议的浪潮所淹没。

——张钊《被遗忘的浩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材料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法两国各自的战略意图。
(2)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德法两国的战略计划。
2020-12-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   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是西线基层部队自办的出版物,其内容、立场和视角与官方出版物多有不同,英军、法军、美军和德军都有出版。堑壕期刊由陆军的步兵、炮兵、工兵等部队自办,部队杂志则由医院或医疗船、战俘营以及救世军、“士兵妻子与母亲联盟”等民间组织自办。二者主要刊登诗歌、绘画、短篇小说、笑话、戏剧和文章,绝大多数作者使用匿名或者化名,此外还有一些商品的广告。这些内容直接来自于或服务于前线官兵,收藏了官方档案所忽略的战地生活与战斗的信息。

——贾珺《一战西线老兵记忆的两种研究路径:从新军事史到军事环境史》


(1)根据材料,概括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堑壕期刊和部队杂志的作用。
2020-07-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三轮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交战国双方通过多种渠道向中立国家尤其是美国宣传自己的战争动机。特别是德国,在战争初期就发行了大量的小册子和宣传画,这对英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对抗德国的战时宣传材料,尤其是那些传播到美国,试图影响美国舆论倾向的言论,使英国政府感到了战时宣传的迫切性。

——摘自信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战争宣传探究》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国抛出了著名的《布赖斯报告》,描述了德军在比利时的各种野蛮残暴的非人道行为。该报告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宣传德国战争暴行的典范。它严重恶化了德国的国际形象,为英国政府争取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布赖斯报告》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宣传效果,关键在于其强大的专业团队和精心的设计。以《布赖斯报告》为典型的英国战时“暴行宣传”不仅在战时而且对日后的时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自邢来顺、韩亚静《布赖斯报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对德宣传战的典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发布《布赖斯报告》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赖斯报告》产生的影响。
2020-07-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1783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卷入欧洲冲突是“不明智的”,告诫美国人“避免同外部世界的任何部分永久结盟”。- -战刚爆发,美国国内反对军国主义同盟、中立同盟、妇女和平会等组织便纷纷成立。大战爆发时,美国陆军仅二十五万人,且大多为国民警卫队。当时的总统威尔逊也不敢冒在大选胜利结束以前即由于参战问题在民主党内产生分裂的危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采取了隔岸观火的中立政策。1917年2月3日,德国潜艇击沉美舰“豪萨顿尼克号”,同一日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并无条件地站到了协约国方面。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而结束。

一一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时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时期美国参战的历史影响。

6 . 材料   19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感席卷美国,并向世界各地蔓延,与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相互影响,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死亡。借战争的主导作用,成千上万的军舰、商船,列车,运载着军队、物质资源和致命的病毒,在各大洲各大洋.上穿梭;庞大的战争机器让各个国家的生产围绕战时军需品而进行,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带来城市卫生条件糟糕、管理混乱等问题。每个参战国家都将战争放在首位,忽视疾病宣传,如《伦敦时报》认为流感是德国人的阴谋,是因为营养不良、厌战情绪。战争期间,印度等殖民地也被卷入战争,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物资匮乏与流感交织在一起,使平民死亡率大大增加。流感病人带走了远征军中成千上万的健康的士兵,使火车、战地医院拥挤不堪,流感病人消耗着军队的各种资源。很多城市如德国法兰克福频临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人们要和平、面包、自由。

——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和第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在一战期间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流感”对一战的影响。
7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武器:1915年,德军在西线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了毒气,造成对方重大损失;在此之后,英、法也使用了化学武器;坦克首次被用于战场,1916年英国第一辆坦克出现时,便成为机关枪毁灭者;战争加速了飞行器的发展,飞机被用于对地摄影侦察、指挥炮火射击;德国人使用飞艇轰炸英国;潜水艇则是这次战争中最具破坏力的新式武器,德军的潜水艇在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德国军事技术比较先进,但协约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强于同盟国。1917年4月6日,旁观两年多的美国,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逼迫下对德宣战。6月派出以潘兴为司令的欧洲远征军到欧洲参战,美国参战极大地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纷纷放弃中立政策,对同盟国宣战。1918年11月11日清晨,德国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启示。
2020-04-1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材料   20世纪初期,日益恶化的欧洲局势为美目的影响力渗入欧洲提供了机会。威尔逊意识到美国由此进入国际政治核心圈的前景,并利用没有官方身份的豪斯来具体实施大国合作这一计划,从而也践行了“总统拥有绝对控制外交事务的权力”的政治主张。1913年5月9日,豪斯向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斯托夫谈论他的世界大国合作计划时说:“如果这几个国家(英德美日)联合起来,将能够永远影响整个世界,除了维持每个地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外,他们还能保障和平与荒芜之地的适当开发。”1914年4月,豪斯前往欧洲调停美德冲突。尽管这次调停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也随即宣布中立和调停,但是大国合作计划并未停止。事实表明,欧洲拒绝美国介入其事务是不可能的。继德国之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至此,美国实现了大国合作计划的初步目标,赢得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澜《20世纪初美国的大国合作外交及其国际联盟计划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16年8月,索姆河战役中的最后阶段,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接管了德国的军事指挥权,随后,他们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据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做出建造“兴登堡防线”决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登堡防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