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 .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具有多元性、历史性特点。某同学研究并梳理出德国的几种历史形象,请完成以下问题。


思想的国度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①是宗教改革的先驱。

1718世纪,启蒙思想在德国传播,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和康德。

19世纪中期,②共同起草了③并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问题:完成下列填写
(1)①                        
战争的德国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战争的德国”相关史实的概述。
(3)为研究这一形象,检索到下列5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作出评估说明。

(4)结合所学,简要归纳德国走上战争之路的历史原因。
????

(5)上方问号未填写德国国家形象,请根据该同学搜集的材料内容,概括其所要表达的德国国家形象。
2021-02-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社会深刻的影响.也激发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和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一结束,两名英国飞行员就首次驾机横越大西洋.1920年荷兰还开设了连接伦敦的定期航班。汽车的耐力和机动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大战刚爆发时,欧美发达国家的街道和公路上还是马车占据支配地位,到战争后期,已逐渐让位给汽车。战争期间,大批妇女进入工厂和管理部门,英国军队中甚至出现妇女团队。其结果是将妇女的活动领域和视野从家庭扩大到整个社会。大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先后把普选权扩大到妇女。

——张国清《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研究》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的最大失败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阻止下一场战争在20年后爆发。而早在1919年,曾经参加过和平谈判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已经做出了预测,这份严苛的和约必将导致德国的金融崩溃和进一步的动荡。同样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还有费迪南˙福煦元帅——协约国军战时的最高指挥官,他在19195月抱怨称:“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停战协议。”

——【英】伊恩˙克夫顿等《简明大历史》

材料三   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正在有计划进行备战的欧洲.一个软弱无能的国际联盟,当国家主义疯狂的时刻,甚至连道义上的权威也不能博得。……进行战争.既意味着杀害无辜者.也意味着让自己无辜被杀。……任何一个正派的、有自尊心的人怎么能够参与这种悲惨的事呢?要是您的政府要您作伪证,您会干吗?肯定不会。那么,比起作伪证来,杀戮无辜者不是要更坏得多吗?

——1929年9月21日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德国东部疆界的划定为例,说明《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性”.并分析《凡尔赛和约》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国际联盟“软弱无能”的制度因素。概括爱因斯坦的思想,并归纳此后爱因斯坦实践该思想的行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政府组建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它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战争宣传。委员会设立新闻处,创办报纸,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还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煽动反德情绪。此外,委员会还审查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中的信息是否违背官方宣传的战争目的,干扰各项战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要求新闻机构采取“自愿审查”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不良新闻,压制不利于战争的言论。

1917年,美国通过“反间谍法”,规定对战时从事间谍活动、破坏活动或阻碍战争活动的人进行严惩,授权政府邮局禁止邮寄煽动性材料;次年又通过“反破坏法”和“反暴乱法”,规定任何公开的反战行为均属非法,在事实上允许官方起诉任何批评总统与政府的人。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概括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职责,并归纳其运作特点。

(2)简要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公共信息政策。

2017-03-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们最喜欢的狩猎场之一,拿破仑三世每次到贡比涅森林狩猎,乘坐的都是专线火车2419D号车厢。1918年冬,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起义,赶走了德皇威廉二世,新的德国政府决定向协约国投降。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2419D号车厢中,希望以此羞辱德国,以雪一战中的失地、损兵之耻和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仑三世的前耻。一战后,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停战空地”。在其中树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并建成“停战博物馆”。

1940年6月21日至22日,在贡比涅森林2419D号车厢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对法国人而言,“停战空地”和“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已经从建成初的全民复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2018年11月11日是法国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幕,并且一道登上“停战车厢”,为停战纪念册题词。两人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

——据《见证德法百年恩怨的2419D火车厢》、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央视报道《法国一战停战日重访2419D列车车厢》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内涵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2023-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奥地利和德国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向,然而《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鉴于奥地利重要的战略地位,希特勒开始重视德奥合并的事宜。1936年3月,德国重新占领莱茵非军事区,但却未受到英、法的干涉,奥地利新任总理许士尼格只得尽力避免德国的干涉,容忍现状。1936年7月11日,在德奥签署的一份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包括奥地利民族问题在内;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要求奥地利政府完全听命于德国,否则要进军维也纳。奥地利向英、法求助未果,13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奥地利正式成为德国的东方省。吞并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希特勒得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他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摘编自高雅洁《1938年奥地利不抵抗德国原因微探》


(1)根据材料,归纳德国试图吞并奥地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世界历史是无岸的河流,人类的发展史是一幅整体的“大图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饭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都被帝国主义势力编织进了资本主义的网络;它们争夺原料市场的斗争已不限于一国、一地区、一洲,全世界范围的冲突跃来越激烈。……这时欧洲国家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必然会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国家两两结盟或三三结盟,这些结盟的国家涉及的利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随着全球交通运输的发展,世界地理范围相对缩小,战时各大洲之间的兵源运输已不成问题。……一战也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卷入世界政治的漩涡。

——摘编自龚敏《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界丰富的遗产,如经济领域多边国际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战争经历引起的战争观的变迁等。二战后的这些遗产在战后使得和平发展成为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发展模式,对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进了时代主题的改变,确保了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发展,也带来了人类社会财富的极大繁荣,还出现了一支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把世界日益连为紧密的整体。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发展模式转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时期世界文化领域“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概述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写出二战结束前后“经济领域多边国际制度”建立和健全的突出表现。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笼罩着冷战的阴影,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但冷战也有积极的一面。结合所学,说明冷战局面对“世界整体的和平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2-04-0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之眼看奥运

用历史之眼看奥运,会发现不同时代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年一度在希腊南部奥林匹亚举行的盛大竞技会,就来源于当时祭祀宙斯的隆盛典仪……相传首度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为公元前776年,这一年成了古代希腊纪年之始。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希腊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战争不断,需要身体强壮的士兵。而体育竞技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各城邦开展体育运动,故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

——赵本义《古希腊政治哲学》

(1)材料一中,“公元前776年”又可表述为
A.公元前8世纪前期   B.公元前8世纪后期
C.公元前7世纪前期   D.公元前7世纪后期
(2)19世纪以前,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现在已将古希腊文明史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主要归功于
A.史学家的预测   B.文献的新发现
C.考古学的突破   D.神话的新解读
(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产生的原因。(双选)
A.祭祀神祇的宗教需要   B.训练军人的军事需要
C.获取利益的经济需要   D.城邦交际的外事需要

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一些传统、借用了某些仪式,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新赛事。以下为现代奥运会(夏季)举办国一览表。

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
1896希腊1920比利时1948英国1968墨西哥1988韩国2008中国
1900法国1924法国1952芬兰1972德国1992西班牙2012英国
1904美国1928荷兰1956澳大利亚1976加拿大1996美国2016巴西
1908英国1932美国1960意大利1980前苏联2000澳大利亚2020日本
1912瑞典1936德国1964日本1984美国2004希腊

注:①1972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造成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史称“慕尼黑惨案”。②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4)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的原因是
A.两次世界大战   B.经济危机打击
C.全球流感肆虐   D.气候变化影响
(5)以1950年代为界,现代奥运会举办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奥运会举办国的变化反映了现代世界怎样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   一些人相信战争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少,我认为这就不是空想。显然,电报、铁路、电话、热衷于科学研究、代表大会、博览会对和平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的条约与外交协议。……向国外送出划桨选手、赛跑选手和击剑选手吧,这将是未来的自由交往,一旦这样的自由交往成为古老欧洲的风尚,和平事业将获得崭新而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我会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伟大而有益的事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法】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1892年

(7)“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试图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由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2021-12-19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与殖民地简表》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材料二:丘吉尔在回顾二战历史时说,“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局势的特征。该特征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2)除了材料二所指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次战争”的爆发?
(3)例举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2021-02-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的爆发使远离欧洲主战场的日本摆脱了危机。1914年到1919年,商品出口总额从5.9亿日元增加到21.7亿。战前长期是入超过的日本,这六年出现了13.3亿的出超,对外债权由8.1亿猛增到43.7亿,一跃成为债权国。贸易的繁荣带来了投资热潮,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以当时代表工业技术水准的军舰制造为例,日本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日本工业的竞争力主要由低工资支撑。1918年8月,富山县爆发了历时两个月、1000万人卷入的“米骚动”运动。与此相比,财阀企业迅速坐大,资本在500万日元以上大公司的数量和资本总额的占比,由1914的0.37%和38.6%增长到1919年度1.77%和53.6%。 在此前后,民间法西斯势力开始活跃,他们都积极以暴力暗杀手段推动社会改造,政党政治逐渐式微,结果是强硬势力趁机崛起,将国家带入战争的深渊。

——摘编自郑现莉《福兮祸兮?从一等强国到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一战期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日本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