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诺贝尔对于无烟炸药用于军事方面的设想是:如此大的杀伤力会使人们面对战争望而却步。第一次世界大战表明(     
A.科学家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B.这一科技成果的应用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残酷
C.交战双方都有条件地使用无烟炸药D.科技应用于军事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2 .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3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2020-10-14更新 | 9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
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
5 . 1917年11月,波兰向美国政府提议,与德国交战的各国应签订一个协议并纳入其战争目标:将克罗地亚及罗马尼亚的领土并人根据其民族而建立的民族国家之中;建立独立的捷克...但美国政府对该提议不予理会。这说明当时
A.美国未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B.美国希望维持一战前欧洲格局
C.美国尚未决定分裂奥匈帝国D.协约国因民族自决发生了分裂
6 .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引发对制度的信任危机B.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C.致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D.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7 . 从1917年5月开始,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到1918年初,协约国新下水的船只数超过了损失的船只数。同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力量对比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俄国退出“一战”B.德国发生水兵起义
C.美国参加“一战”D.中国政府对德宣战

8 . 材料   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3)简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0 . 《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2020-01-20更新 | 96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