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在哈布斯堡帝国,居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受到了觉醒的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波兰人、塞尔维亚等在内的许多斯拉夫民族的对抗。因而,哈布斯堡官员做出了“帝国要生存,就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的决定。由此可知当时
A.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的爆发B.诸多民族不满凡尔赛条约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的瓦解D.二战前民族主义不断发展
2022-04-2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2 . 1911年前后,德国加紧建立一支强大海军。这一举措只可能是对付英国而不可能是其他强国。英国人下决心要赢,从而激起了英德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上述材料表明
A.德英两国矛盾尖锐B.德国军事实力逐渐超过英国
C.英国海军实力下降D.英德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动荡
3 . 观察以下图一到图二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B.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022-04-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1899年德国外长在一次演说中提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该演说可直接说明
A.列强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C.英德矛盾是列强间最主要矛盾D.“一战”是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结果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面是某一时期形势示意图,该图可以反映的是
   
A.一战前的欧洲形势B.二战策源地的形成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6 .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三条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线是法国北部、比利时到波罗的海南岸
B.东线是英俄军队对战德、奥匈军队
C.南线在巴尔干地区,主要是塞尔维亚对战奥匈军队
D.1916年西线战场发生了凡尔登战役和马恩河战役
7 . 有学者统计,在英国,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德国,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这种差异可以说明
A.贫富分化现象在部分欧洲国家愈演愈烈
B.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英德两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2-03-01更新 | 401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激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使法国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
C.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推动亚洲民族解放取得胜利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11月7日,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做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鉴于我们没有军队,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必须利用一切喘息机会,即便是最短暂的喘息机会,代表大会仍认为,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极其苛刻和极其屈辱的和约”。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阵营的实力显出了劣势,德国渴望结束两线作战的局面,打算先从协约国的薄弱环节——俄国取得突破”。在此背景下,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苏俄退出了战争。但是,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的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开采量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该条约的签订引发了苏俄国内的不满情绪,也招致了协约国的干涉。

——摘编自刘换《布列斯特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列斯特和约》对苏俄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